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李貝)“最近恢復挺好的,基本不咳嗽了,傷口也不疼了,感謝張主任團隊用‘手術機器人’幫我做了高難度的微創手術!”12月3日,71歲的馬爹爹向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胸外科團隊表達了由衷感謝。
半個月前,馬爹爹體檢發現雙肺結節,經過多方打聽,來到孝感市第一醫院胸外科復查,接診的醫師周真詳細了解病情后收住院。做完CT后,馬爹爹看到提示上寫著:左肺上葉尖后段磨玻璃結節,右肺上葉部分實性結節。于是,他開始擔憂起來:會不會是肺癌?
胸外科副主任張超斌考慮早期惡性病變可能,建議完善檢查后進行手術治療。
肺部的構造就好像一棵倒著生長的大樹,傳統的胸腔鏡手術僅能進入主要的“枝干”,但是如果肺結節生長在“樹葉”的位置,則很難準確抵達。而馬爹爹肺部的結節位于左上肺尖段后段交界處,由于藏匿較深,采用常規手術,術中可能無法觸及,也不能保障完整切除。
如何為患者進一步減輕手術創傷,并對病灶進行“斬草除根”式打掃呢?張超斌團隊想到了手術“好幫手”——手術機器人系統,使用手術機器人微創技術進行左上肺尖后段切除術。
12月1日,在手術室里,張超斌端坐在機器人手術系統主操控臺前,嫻熟地操控著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操作臂,助手醫師周真在手術臺上根據手術需要更換器械,通過左側肋間幾個小孔完成左上肺尖后段切除術。得益于手術機器人的精準操控和微創特性,整個手術流暢高效,一氣呵成,彰顯了醫生醫術與機器人在微創手術中相結合的卓越效能。
馬爹爹在術后第一天,就可以下床活動,幾乎沒有疼痛感。
周真介紹,與常規手術方式相比,機器人手術系統具備高度精確的機械手臂,能夠在有限狹窄的空間工作,增加術野角度,精準機械運動,進行微小而精細的手術操作,有助于最大程度地保護健康組織,減少并發癥的風險。機器人手術采用微小的創口,減少了出血和感染的風險,術后患者疼痛輕微,住院時間更短,患者術后康復迅速,可以更快地回到正常的生活。